• 欢迎来到齐鲁教师发展论坛!
  • 主页 > 名校名师 > 名师风采 > 齐鲁名校长 >
  • 齐鲁名校长——苏旭勇
    发布时间:2018-03-22 14:46          作者:admin          来源:齐鲁名师网         阅读:

    blob.png

    苏旭勇,齐鲁名校长工程建设人选。历任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教研组长、教育处副主任、校长助理兼教育处主任、副校长,济南外国语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曾获山东省首届政治教师优质课评比第一名,被评为全国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基础教育先进工作者、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济南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记三等功一次。第十一届省青联常委、第十届济南市青联委员、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济南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文明引领成长 让德育与时代同步

    引子

    前年,我有幸随省高中骨干校长团赴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学习和培训,八年前,也是在此,我学习和生活了半年。此番故地重游,感慨和收获良多,又一次触发了对学校教育的不少反思。

    若仅凭观感回答,中美间最大的差距在哪里,我的答案是文明的差距。这一差距俯视可见——

    无处不在的自觉排队,在商场,在户外,在卫生间……而且队伍排得再长,不着急、不上火;

    礼让,在超市里如果有人要从你身边走过的话,他十有八九要说“excuse me”,不说任何话而硬从别人身边走过会被视为不妥当的举动;

    路上遇别人拍照,一定驻足等候或者绕行过去,而不是随意穿越;

    路边的售报摊是无人管理的,投入50美分或1美元,然后自己打开门取走报纸,似乎,不存在不投币或者多拿报纸这样的选择;

    乘坐轻轨,需要提前在自助售票机上买票,上车后并没有出示或验票程序,完全靠自觉(偶尔会有专职人员上车抽查);

    在圣荷塞州立大学图书馆还书,简单到根本没有手续,在图书馆内外都设有专门的还书口,甚至在马路边也有还书筒,读者要做的就是往里面一投;

    在整洁的卫生间里,不仅免费提供各种卫生用品,还专门设计了婴儿换尿布的折叠平台;

    停车场必有残疾专用车位,甚至在麦当劳也有专用餐位,每所公寓楼的30号房间是残疾人专用的,电梯层号和数字按纽上都设有盲文,楼宇大门处专门有供乘坐轮椅的残疾人使用的按钮,不仅高度矮一些,而且按下去,大门会延时关闭,以便轮椅出入;

    为了残疾人出行方便,不仅公交站台是无障碍设计,公交车的车门处还专门设计了气垫装置,以便把踏板下放到与地面持平,残疾车上去后再平举到车厢高度,车厢内专门设有残疾车的固定装置;

    垃圾分类回收是根据美国的法律,于是在所有的地方(校园、公园、公司、路边、饭店、商场,甚至在沙漠中的加油站),只要我们看到垃圾桶,至少是成双成对的,一个放可回收垃圾,一个放不可回收垃圾;

    在美期间,组织集体活动经常要临时性借用一些大的公用房间,不管是校内的还是社区的、教堂的,通用的一条规则是借时什么样还是必须是原样,这样再借不难,否则下不为例。对原样的理解甚至具体到椅子多少一组,几组放在走廊,几组放在哪个墙角,桌子必须面超哪个方向,墙上不准有一点粘贴或钉印的痕迹,地上不准有一点饮料的痕迹,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有一场露天蓝调音乐会后草地的洁净如初;

    无论是图书馆tour还是校园tour,都闪现着大量学生义工的身影;1位82岁的老太太自愿到书店做义工,Friends Bookstore接受各界图书捐赠,再低价卖出,从而实现图书漂流;

    美国号称车轮上的国家,有一个景象经常让我们感叹,那就是在十字路口汽车通过时不是国内倡导的一慢二看三通过,而是一停二看三通过,即使是绿色信号直行也是这样,再就是车辆对行人的自觉礼让,还有在交通高峰期,路左侧紧急通道(diamond lane)的空无一车……

    反思

    美国的社会文明,靠什么?是社会发育的成熟与稳定——孩子受到的教育与他看到的世界是一致的;还是法律的精细与严明——闯红灯的代价是至少336美元的罚款;还是机制的系统与配套——中学生做义工是申请大学的要件,并可减免学费至少100美圆……是,又不仅仅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更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鞭策与指引。把“立德”摆在第一位,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问题是,如何立德?机制、路径、切入点如何把握?

    不容回避,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对学校培养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由是反观当前学校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思想问题、品行问题层出不穷且日趋复杂。学校作为育人场所,普遍缺少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路径与方法,经常习惯于说教,习惯于简单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存在以活动代替教育、以点代面、以理想代替现实、以形式代替内容、以短促突击代替长效机制、以被动抱怨代替主动应对等问题。

    德育不仅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规范学生的过程,更是唤醒、激活和促进学生精神自主的过程。德育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一种自我教导,学校德育的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把自我教育掌握在自我的手中,即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

    带着上述反思,我校提出,学校德育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切入,抓住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引领和促动学生完成自我教育。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不负使命,勇于担当,我校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确定了一个切口——文明引领成长。

    之所以选择从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着手,不仅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更是基于我国公民文明素养的不断缺失已经严重与我国的大国形象不符。中国式过马路、公共生活中的各种乱象、全民阅读习惯的丧失、旅游中的各种陋习,众多不文明现象日趋增多的现实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基本价值判断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作为文明的高地和文明风尚的先行者,有责任为国家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社会公民。

    实践

    为此,我校在德育工作特别是养成教育中凸显了文明引领成长思路,并进行了系列化尝试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1、在原样交接中传递文明。所谓原样交接,就是校内所有公共场所,包括小教室、餐厅、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运动场馆等,使用后要保持物归原样,完好交接(Leave the room as you found it)。作为一项常规管理制度,原样交接从既往检查、评比的惯性中走出来,更侧重于管理机制的建设和管理节点责任的强化,既体现对卫生、公物、秩序管理的常规要求,更是对学生个人文明素养的有效提升。个人的举手之劳,体现的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明美德。每个人都是自我管理者,也是直接受益者。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原样交接观念已经深入师生内心,成为自觉的行为,带来的还有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管理面貌的焕然一新。

    2、在垃圾分类中践行文明。在生态文明社会,垃圾被视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在不少发达国家已成为生活常态,它反映出的,是公民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在我国,全面而深入的垃圾分类管理还停驻在起始阶段,今年2月份,济南市历下区选取了36个单位正式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处。对于学校和教育者,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低碳生活,我们不应仅仅挂在嘴边,止步于宣传呼吁,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从2011年9月起,我校率先在初中部提出,绿色学校,人人有责,践行环保,从垃圾分类做起。我们在校园里,在所有教室、公寓和公共场所均同时放置深浅颜色不同的两个垃圾箱,将垃圾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进行收放。学校要求教师带头垂范,通过校会、班会发动,通过检查、评比、考核促动,常抓不懈,重在养成。学校还为教师办公电脑、教室多媒体设计了垃圾分类的屏保,强化意识,固化习惯。初中部为此专门成立了最大的学生社团——绿风社团,成员达380人,并开办了绿色银行,社团义工把可回收物品,如书写纸、饮料瓶罐、金属等送到这里,记入本班绿色存折账户,每隔一段时间,银行统一变卖这些物品,将资金存入专有账户,用于捐贫助困活动。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垃圾分类在我校已经成为师生的习惯和管理文明的体现。

    3、在音乐浸润中沐浴文明。乐者,德之华也。音乐对学生健康情趣、高尚情操的培养具有显著的教化作用,是对学生文明素养和风细雨般的浸润。在固定的时段和场合,如升旗集会、午间休憩、跑操、放学等,我校校园里会流淌着音乐。做间操时的集合、整队与解散,没有老师的指挥和催促,不同的乐曲、节奏就代表着不同的指令。每学期开学典礼的钟声、每学年毕业典礼上的《骊歌》已经固化为学校的文化符号。在学校书吧里,专设了聆听室,学生遇到焦虑、压力、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侵扰时,可在心理老师指导下到这里放松身心,自我治疗。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则是全校的每日一歌时间,班班有歌声,人人开口唱,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校园。一年下来学生能学唱近40首好歌,每日一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音乐活动的参与,还在于对学生精神的提振、青春力量的彰显和对集体存在的感知。正所谓,雅乐相随,秩序可现,好歌相伴,品性自升。

    4、在美文阅读中品味文明。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感知和传承文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学校举办读书节不同,我校在初中部专门开设了经典美文阅读课程,以“师生同读一本书”为载体,遵循名著导读、学生阅读、读书交流、考级测试的教学流程,以课内拉动课外,强化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仅以2009级学生为例,近3年时间共阅读中外名著19部近1000万字,远远超过初中阶段阅读260万字的课程标准要求。

    此外,学校还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办理了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在小学部设立公共阅读角,每年举办图书漂流活动;在初中部和高中部高标准改建了悦读书吧;高中部近期还成立了教师书友会。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致力于打造书香学府。

    5、在捐赠赠与中弘扬文明。捐赠,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同其他学校一样,我校鼓励、支持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扶危济困、捐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与此同时,自上学年起,我校在毕业典礼上特意设置了捐赠图书环节,毕业生通过自愿捐赠图书,表达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的感恩、对学友的期待,每一本捐赠的图书扉页都加盖了学校专门设计的印章,留有捐赠者的赠言。在书吧,这些毕业生捐赠的图书,连同老师、家长委员会和其他机构捐赠的,被专门在一个显著的区域放置。在图书捐赠活动的带领下,2012级初一师生向书吧捐赠了自己喜爱的饰品,把新建的书吧布置得生机盎然;刘晓金、吴晖老师向高中部书吧赠献了自己临摹的油画《睡莲》;学生家长以孩子所在班级的名义,向学校捐赠了飞机模型;高中部国际课程中心专门举办了新年慈善音乐会,捐赠款项送到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手里……与师生捐赠相伴的还有学校的赠与,我校为每位捐赠者都发放收藏证书,在书吧里还专门设置了赠阅区,学生创办的刊物、中英文习作集、画集等向师生及来访者免费赠阅。在捐赠赠与活动中,学校彰显的是慈心、公益、回馈、责任,弘扬的是文明。

    6、在志愿服务中传承文明。志愿服务是我校着力倡导的文明风尚。在校内我们设有绿地养护、礼仪接待、图书整理、卫生保洁等近20个学生义工岗。在校外,则是从2008年3月起通过成立泉城义工团,持续不断地开展各种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到泉城公园定期清扫保洁,到社区发放环保袋,到沂蒙、泰安等地山区助学,到老年公寓慰问助老,举行圣诞义卖捐助汶川灾区,义卖玫瑰帮助脑瘫患儿,义卖报卡捐助希望小学等。高中部从2009年开始每年在银座超市的行业体验志愿服务活动,保送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主题实践活动更成为我校志愿服务风尚的亮丽风景。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都会得到义工证书。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已经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义工·社工”志愿服务模式。

    7、在过失代偿中施以文明。我校制定有严明的校规,体现着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刚性和底线要求。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简单直接的批评有时收效甚微,严厉的惩处有时则把学生推向教育者的对立面,甚至可能引起以暴制暴。基于此,对于违纪学生,我们批评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行“择善而行、过失代偿”活动,即不是简单给予处分了事,而是让学生通过读好书、做好事,做有意义的事情,来得到褒奖,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和修养,改变行为偏差。与纪律约束、惩处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相比,“择善而行、过失代偿” 实施的是不被排斥和拒绝的教育,它充分虑及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个性自尊与人格独立,更易于引导学生主动改过,积极向善。

    在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认识到,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以文明引领学生成长,在点滴细节中为学生注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基因,最终沉淀下来的就是文明的素养与高尚的品质。在学校工作中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